饲料制品检测金属元素含量的必要性
农业部2012.10.22公布,2012.12.1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849号,《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对预混饲料生产许可证发放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需要保证饲料里的铜、铁、锌、锰等微量金属元素含量达标。
其次为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如铜、铁、锰、锌、硒等,这些元素的过量或不足都会对畜禽健康及生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饲料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和比例都应控制在一个较严格的范围内。分析和测定各种饲料原料、配合饲料、预混料及矿物质饲料添加剂中微量元素的成分和含量很重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又称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具有分析精度高、测定微量元素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饲料微量元素的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饲料中微量元 素含量相当低,试验条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给样品带来各种污染。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饲料里常见的有害物质/金属元素的情况:
1、镉的来源与危害
镉是一种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重金属。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动物体内的镉含量,主要受摄入饲料中镉含量的影响。饲料中镉含量在非污染条件下是比较低的,但在镉污染区或饲喂高镉含量的饲料时,可导致动物体内及畜产品中镉的残留。镉被人体吸收后,形成镉蛋白。选择性蓄积于肾和肝,其中肾是镉中毒的“靶器官”。镉在体内影响肝、肾酶系统的正常功能,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变形等。
由于动物体内缺乏超量控制的机制及有效保持平衡的机制,动物不能自动排泄镉,不能阻止体内镉过多沉着。镉的生物半减期很长,长达20年~30年,具有体内蓄积性。猪肉中镉污染最为严重,且我国的国家标准比CAC的标准低,控制和预防猪肉镉残留是重中之重。
2、汞的来源与危害
鱼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动物性蛋白质和钙、磷等矿物质,是最好的动物性饲料原料。被汞污染的鱼类是饲料中汞的主要来源。 汞有金属汞和汞的化合物两种存在形态,化合物又可分为无机汞化合物和有机汞化合物。金属汞中毒常以汞蒸气的形式引起,通过呼吸道进人肺泡,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导致头痛、头晕、运动失调等。甲基汞在人体肠道内极易被吸收,大部分蓄积在肝和肾中,分布于脑组织中的约占15% ,但脑组织受损害先于其它各组织。日本著名的公害病——水俣病即为甲基汞慢性中毒症。
3、铅的来源与危害
铅 污染主要来源于饲料中铅的污染。日常生活中含铅物品的使用,造成了铅对环境以及饲料原料的污染,进入食物链。铅不仅可以引起饲养动物机体产生贫血、免疫功
能障碍等急慢性病变,还可以影响哺乳动物的繁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铅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人食用了被铅污染的猪肉食品后,可能会引起末梢神经炎,运动和感 觉障碍等。尤其4乙基铅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很大。
4、砷的来源与危害
环境中的砷化合物如不超过人体负荷的量不会造成危害。有些砷化合物在农业上作为杀菌剂和杀虫剂,在其使用过程中,可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对一些饲料原料造成污染,长期饲喂猪会引起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末梢神经炎和神经衰弱症候群症状。由于超量添加砷制剂会使猪表现出皮肤红润、皮毛光亮,于是一些饲料厂家
在饲料中超剂量添加砷制剂。但砷制剂是有毒的,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并经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人体长期食入高砷含量的猪肉,可引起急性砷中毒或慢性中毒。
5、铬的来源与危害
工业“三废”中含铬量高的情况下,将会导致铬污染周围环境,可引起在该环境中的家畜中毒。铬对人体有毒的主要是六价铬。据报道,经口腔摄入的六价铬有10%被机体吸收,其中10%可能在人体内停留达5年之久。摄入超大剂量的铬会导致胃肠道、肾脏和肝脏的损伤,甚至死亡。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中,现在铬因其在改善繁殖性能、提高胴体品质等方面均有作用,被广泛用作添加剂,且往往过量添加,但因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是增加了动物产品中的铬残留,对人有潜在危害,二是铬在周围土壤、水源或环境中不断增多,达到一定量时也会破坏环境,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因此,在应用铬制剂时必须慎重。
饲料行业主要检测的铜、铁、锌、锰等微量金属元素及有毒金属元素为镉、汞、铅、砷、铬,针对检测的需要,推荐配置为:火焰型原子吸收+氢化物发生器。